摘要:人们对黄土高原地区梯田的属性认知,近代出现了一次显著转型——在其本质“农田属性”外,扩展出新的 “水土保持属性”。这种认知的来源,除传统治黄思想中对中上游农田田制的关注外,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但受近代中国动荡时局的影响,此项技术其时的推广并未达预期。尽管如此,近代知识分子进行的梯田水保探索, 为新中国成立后黄土高原地区梯田的工程建设与普及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土坡梯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近代中国
作者简介:
乔 沁(1996—),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
路伟东(1974— ),男,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人口地理。
(原文登载于《中国农史》2024年第4期,引用请注明出处。)